欧宝平台

当前位置:首页 > 产品中心 > 增鲜剂

半岛聚焦丨熏出“痛苦面具”!螺蛳粉添加增臭剂?多家品牌回应

来源:欧宝平台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4-30 19:20:23

  3月21日晚,潮新闻记者来到杭州拱墅区、滨江区等多家螺蛳粉店看到,原本受年轻人青睐的店铺门口,如今只是零散地徘徊着几位犹豫不决的顾客。

  一位年轻的女士说:“看到新闻说螺狮粉内加了使臭味变浓的添加剂,怕对身体有害,不敢再吃。”像这样在门口犹豫、担忧吃下螺蛳粉“增臭剂”的顾客并非少数。

  晚上七点到八点,原本是就餐高峰期。位于人流量较大的武林夜市内的一家螺狮粉店,一小时内,仅有三位顾客,但是周边其他麻辣烫、炒粉干商家,顾客数量远远超于它。

  21日晚上十点左右,记者又走访了位于杭州滨江区的啦喜街美食城内的三家螺狮粉店。走进这些店铺时,均闻到非常浓烈的酸臭味。其中有一家生意较好的店里,记者点上一碗螺蛳粉体验其味道。

  一位后厨服务员走过,记者指着碗里的螺蛳粉,向其询问:“汤底是不是能够加点调料,让螺蛳粉更臭一些?”这位服务员表示:“如果喜欢更臭一些的口味,可以加点调味品。”

  当记者进一步询问时,店员表示不方便透露更多。显然,这场螺狮粉的“增臭”风波,让热爱螺狮粉的食客和用心在做螺狮粉的商家,都陷入了窘境。

  对于喜爱吃螺狮粉的食客而言,酸笋是一碗粉的精华,“第一口喝汤,第二口嗦粉,第三口吃酸笋”缺一不可,“闻着越臭,吃起来越香”。

  酸臭,是螺蛳粉的灵魂。如何加重螺蛳粉的“酸臭感”,正成为不少商家的牟利点。

  潮新闻检索多个网购平台发现,销售螺蛳粉增臭剂的现象较为普遍。在某某电子商务平台查询,检索到10000多件相关这类的产品,不少销售商将其宣传为“开店专用”“加一点就够臭”。

  其中一款产品,其白色桶身贴着“螺蛳味香精”,为河南许昌一家经销商代理销售。潮新闻记者以买家身份咨询:“里面都是些什么?”该经销商张雷(化名)直言:“都是化学合成的,有专业腥臭香精,主要是增加螺肉的腥味和酸笋的臭味。”

  张雷介绍,一瓶1kg包装的“螺蛳味香精”,售价为75元,添加量是一斤水加一克,保质期三年。“添加量大的话,过于腥臭,不好吃。”

  根据这款产品信息,潮新闻记者找到了生产商,系浙江杭州余杭区的一家生产企业,同样以买家身份咨询该企业负责人沈清建(化名)怎么样去使用。他介绍,将该款“螺蛳味香精”加到清汤里,再和该公司制作的增鲜剂一起调配,只需两步,螺蛳粉又臭又鲜的味道就出来了。

  记者表示对螺蛳味香精使用是否合规产生疑虑,沈清建称:“这种螺蛳粉明面上是不允许加的,但是你可以悄悄加一点。”

  正宗的螺蛳粉汤底需用猪骨、螺肉和香料熬制8小时。如果用香精调配螺蛳粉汤底,根据商家使用指导,一碗螺蛳粉800毫升汤底计算,一瓶1kg装的“螺蛳味香精”可以出餐1250碗,售价75元,每碗螺蛳粉汤底调味成本不到1毛钱。

  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,潮新闻记者发现,这样的螺蛳粉增臭剂还有很多,质量层次不齐。除了纯香精勾兑的汤底,也有部分商家推出19.9元的酱料包“买一送一”促销,宣称“不要熬制、小白都能开店”。其中不少增臭酱产自柳州。

  螺蛳粉作为广西柳州传统特色小吃,是继兰州羊肉面、沙县小吃等走向全国后,又一种在国内形成规模产业的地方美食。

  “柳州螺蛳粉”手工制作技艺古老、讲究,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能拿到非遗“国字号”招牌,其独特性不言而喻,说明“柳州螺蛳粉”有标准的制作流程与工艺和流程,一代代传承至今;此外,它也是中国传统饮食的重要文化符号,承载民间智慧和情感。

  从制作流程与工艺看,螺蛳粉特别之处在于发酵酸笋和熬汤。但是我们也看到,一些不法商家借着螺蛳粉声誉,使用螺蛳粉“增臭剂”浑水摸鱼来提高出餐效率、降作成本。

  “违背了螺蛳粉制作工艺,等于弄虚作假,欺诈顾客。”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、从事食品产业30余年的朱丹蓬向潮新闻记者表示,食品添加的原则是能不用就不用。

  我国《食品安全法》对使用食品添加剂明文规定,一定要符合限量标准。如果超量添加的话,将对消费的人带来健康隐患,甚至成为有毒有害的食品。尽管如此,仅凭目前的规范,很难真正约束、限制使用螺蛳粉“增臭剂”。

  朱丹蓬向潮新闻记者表示,目前“增臭剂”没明确使用标准,商户完全凭经验添加,觉得味道淡则多加一点,显然是缺乏管控的。此外,缺乏对“增臭剂”安全性的论证,餐饮从业者更不能盲目使用。

  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消费者享有知情权。如果食品中有添加食品添加剂,生产者应明确告知消费者添加剂名称,消费者有接受和拒绝食用的权利。如果未告知消费者,哪怕该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,即使非过量使用,也构成对消费的人的欺诈,应承担对应赔偿责任。

  当一种地方美食“出圈”,怎么样来规范其制作标准,共同维护好IP品牌,历来是个难题。从螺蛳粉到兰州牛肉面、沙县小吃,至今都没有一个可供抄作业的产业健康发展模式。朱丹蓬表示,针对目前螺蛳粉“增臭剂”销售泛滥的情况,建议提高违法成本,加大执法力度,彻底打击这类欺诈行为还需多部门合力。

  好欢螺官方旗舰店客服回应称:好欢螺螺蛳粉没有添加任何加臭剂。没有添加任何国家不允许放的添加剂。我们的产品的味道主要源于酸笋发酵后的味道,可以看一下商品的配料表,以及食品检验报告。

  臭宝旗舰店客服回应称:产品也是通过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检测,有检测报告的,产品质量都是有保障的。

  李子柒旗舰店客服回应称:产品肯定都是正品,工厂的生产质量和工厂环境都是通过有关部门检测监督的,并且产品也是通过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检测,有检测报告的,产品质量都是有保障的,这个能放心。

  螺霸王食品旗舰店客服回应称:没有增臭剂,含少量添加剂,但都是符合标准要求的 。

  对此,著名科普人士、注册营养师、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钱程表示,网传视频显示的“螺蛳粉加臭酱”是一种半固体复合调味料,从配料表上看,里面主要的“臭”的成分是酸笋、豆腐乳、螺蛳肉,也可能有一部分臭味来源于香精。

  “如果这种‘加臭酱’本身是符合国家食品标准的,质量没问题的话,螺蛳粉店家使用‘加臭酱’作为调味料也没问题。”钱程介绍,使用“加臭酱”相当于做菜时放鸡精,做盐焗鸡时放盐焗粉,烤肉时用烤肉酱,其使用量也没有相关的规定。

  在钱程看来,这次螺蛳粉“加臭酱”之所以争议比较大,其实是因为餐品不透明,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没有正真获得保护。预包装螺蛳粉有详细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,但餐饮门店的螺蛳粉却无法查看配料成分。

  此外,钱程曾多次前往柳州,品尝过当地的螺蛳粉。“柳州蛮多螺蛳粉还是有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浓烈的酸笋气味的,当地还会加入炸蛋、炸猪蹄、卤鸡爪等配菜,酸笋味总体上就没那么突出了。这可能也是‘本地人说螺蛳粉不臭’的原因。”

  新京报此前报道,2023年12月25日,广西柳州市新制定发布5项柳州螺蛳粉有关标准,其中柳州市区域标准2项,团体标准3项。至此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强完善,共有标准569项。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发展中心一工作人员曾向媒体表示,当地实体店均按照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标准制作螺蛳粉,不提倡商家使用增臭剂。

  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,素材来源:光明网、潮新闻、广州日报、安徽日报、中新经纬、锦观新闻、鲁中晨报、央视新闻客户端、中国青年报等

返回列表
© 版权所有 Copyright©2022 欧宝平台(中国)官方网站-欧宝平台app下载 京ICP备11001898号-1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