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宝平台

当前位置:首页 > 产品中心 > 增鲜剂

调味品行业进入寡头时代 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伊品生物凸显投资价值

来源:欧宝平台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05 07:09:07

  中国作为世界饮食大国,其调味品行业已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和传承:酱油、醋等调味品,都是发源于中国大陆,传播于世界,酱腐乳等亦以使用了千年;可以说,调味品行业是个老行业。另一面,随着发酵技术、理化分析水平的进步,味精等调味品在本世纪发展迅速;而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消费者不再满足于采用纯化合产品增加呈味效果,调味品升级换代和多样化趋势显现。新的工艺技术、新的产品配方,以及新的花钱的那群人和消费选择,正为调味品这个悠久的行业带来新的变化和色彩。

  严格意义上而言,根据配方的不同,增鲜调味品经历了3 代的发展:以氨基酸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的第一代增鲜剂,以呈味核苷酸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的第二代增鲜剂,以及以酵母抽提物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的第三代增鲜剂;据公开信息测算,目前中国市场呈味核苷酸产量约为2 万吨,而酵母味素的产量约为5 万吨。由于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的乘数效应*,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增鲜产品如鸡精等,其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亦包括上述两类基本增鲜剂。

  99%味精的主要成分是L-谷氨酸钠一水化合物,以碳水化合物(淀粉、大米、糖蜜等糖质)为原料,经微生物(谷氨酸棒杆菌等)发酵、提取、中和、结晶,制成的具有特殊鲜味的白色结晶或粉末。

  目前全球味精市场的总体容量为250 万吨;加上海外一些厂商如韩国CJ 和大象,国内市场占比在70%左右。可以说, “中国因素”愈发重要!

  作为味精行业的上游和主要原材料,谷氨酸是不得已提的内容之一(生产1 吨味精大约需要0.8 吨谷氨酸)。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 多种,其中全球范围内年产量较大的为谷氨酸和赖氨酸两类。

  在国外,将谷氨酸作为纯粹调味品的比例仅为52%,而将其用作化工、医药和保健食品中间体的比例却高达48%;目前国内主要是将谷氨酸作为纯粹调味品使用,几乎99%的谷氨酸都用来生产味精。谷氨酸—谷氨酸钠一体化模式成为现有优秀企业的主流。谷氨酸应用需求的高度集中,使得上游谷氨酸和下游味精产业具有紧密的联动性。

  在中国大陆,虽然有第二代、第三代调味品的竞争,但我们并不认为味精行业会就此衰微;相反,我们始终相信,谷氨酸味精新帝国的成长动力依然存在。现阶段味精需求的结构大致分为3 个方面:食品加工业消费了50%左右的味精供给,餐饮业消费了30%,家庭消费为20%左右。而这三个渠道的增长,亦将成为带动调味品市场发展的动力。

  味精在食品制造业的使用最重要的包含:速食如方便面等、火锅底料、腌渍品、速冻食品、水产品、肉制品等等;复合调味料如鸡精、鸡粉、各种汤料、增味料、酱类等。食品制造业的周期与经济发展形势紧密关联,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向好,GDP维持在7%左右增速为味精行业增长提供了保障。

  截至 8 月,全国餐饮业消费总额达到11332 亿元,同比增长17.8%。据统计,在终端餐饮消费中,10%的金额是用来采购调味品的;经验表明,餐饮业的火爆同经济发展水平、尤其是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,我们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延续将继续提供餐饮业成长的机会;另一方面,餐饮业的竞争在一定层面上就是口味和风味的竞争,从而调味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

  家庭消费主要是指家庭日常需求。主要是通过商超、零售等终端渠道实现。在调味品升级的趋势下,味精行业在个人家庭消费领域的增长,问题大多在于我国多元化的经济模式。目前,鸡精、鸡粉等后代调味品的需求,增长较快的地区为华东、华南等经济发达区域。这也表明,在中西部等经济次发达区域,传统调味品仍有市场空间。另一方面,随着味精有害论的瓦解,消费者将更加理性的进行调味品选择;味精作为发展最为成熟的增鲜调味品,具有较高的性价比,仍将是家庭消费的选择之一。

  生物发酵行业具有高污染、高能耗、规模效应突出、行业政策监管严格等特点。近年来,行业处于小产能持续退出,大企业寡头垄断逐步确立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当中。“高污染——行业监管不断趋严——集中度提升”这一良性循环持续改善行业发展格局,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的隐性壁垒。

  目前已从 2000 年全国 200 多家味精生产企业缩减到 10 多家主要企业,大量落后产能被淘汰,行业集中度大幅度提高。新的进入者将面对资金、技术、原料、环保、规模等壁垒,在行业壁垒面前,新增产能进入显得愈发困难,而原有寡头企业能够凭借自身积累的优势扩大在行业中的话语权。

  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 8 月 5日,目前注册资本 41,688 万元,是宁夏伊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民营股份制公司。企业具有三家全资子公司:内蒙古伊品生物科学技术有限公司、北京中科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伊品生物科技(香港)有限公司。主要是做赖氨酸、苏氨酸、味精、肥料及玉米副产品等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。 产品销售网遍及国内 20 多个省市,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。自 2012 年以来,公司连续位列中国生物发酵产业综合排名第三位, 其中赖氨酸细致划分领域排名第一。

返回列表
© 版权所有 Copyright©2022 欧宝平台(中国)官方网站-欧宝平台app下载 京ICP备11001898号-1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