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宝平台

当前位置:首页 > 产品中心 > 辣椒酱

新春走基层·小镇青年丨潘小萍:“土味”有潮味 山货变“尖货”

来源:欧宝平台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01 12:11:43

  为此,新的一年,继续将质量“置顶”基础上,潘小萍制定了“三步走”计划。年初上线微店,上半年发力短视频,下半年就包装、口感等进行改良,拓宽销售经营渠道之上,不断的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
  2014年,在长沙上班的潘小萍遇上了心中的白马王子,婚后,她从江西老家来到丈夫所在的双峰县杏子铺镇溪口村。

  好山好水之地,多有奇珍。溪口村盛产特种石头,因地而得名溪石。溪石质地细腻、坚而不顽,纹理多变且石色五彩,是制砚的上佳材料,将其琢之为“溪砚”,堪称奇珍。

  2009年,溪砚制作流程与工艺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“我公公就是坚守溪砚技艺传承的代表之一。”潘小萍说,为打开销路、拓宽市场、复兴溪砚,当年自己积极拥抱互联网,闲暇时间顺带销售火焙鱼等土特产。

  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,游客在游览湖光山色之时,购买土特产的欲望越发强烈和频繁。捕捉到这一商机的潘小萍立马行动起来,到当地农户家采购火焙鱼、腊肉、梅干菜等山货进行销售。

  “刚开始,年营收才1万多元,随着口碑慢慢的变好,销售的品种慢慢的变多,规模慢慢的变大,生意越来越旺。”2019年,潘小萍注册“溪口坊”商标,盘下1000多平方的房子,用于作坊和展销,生产粽子、月饼、辣椒酱、腊鱼腊肉等土特产品。

  在“溪口坊”展厅里,火焙鱼、腊肉、腊鱼、霉豆腐、辣椒酱等商品琳琅满目,前来采购下单的顾客络绎不绝。

  “这里有80多个品种,包括腊味、梅干菜和农家土特产。”潘小萍介绍,以前她从附近农户家收购土特产,后来随义务慢慢的变大,农户家的加工能力有限,制作标准也不统一,于是她就专门骋请当地有名的师傅,在家里修建加工车间,按订单要求进行生产。

  潘小萍善于按照时节进行土特产生产。端午节,她制作粽子;中秋节,她制作月饼;夏天,她制作的双峰特色的辣椒酱,被抢购一空。冬天,她熏制的湖南口味的腊肉腊鱼,也广受顾客的青睐。

  “每年要销售粽子5万个,月饼3万斤,辣椒酱6000瓶,腊肉腊鱼2万斤,霉豆腐1万多瓶……”潘小萍自豪地说,去年黄桃丰收,一时卖不出去,村民就加工成黄桃干,让她帮助销售。

  双源村成元朝是黄桃种植户,去年3万多斤黄桃在7月集中上市,当时通过种种途径只卖出了2万多斤,还有1万多斤没有卖出去。黄桃鲜果不易保存,易腐败,看到卖不出去的黄桃,成元朝万分焦急。

  “第一次在网上卖黄桃干,60元一斤,卖得很好。不仅把成元朝的1000多瓶黄桃干卖掉了,还帮其他6户的黄桃干也卖了。”潘小萍笑着说,附近几个村庄的鸡蛋、干笋、干豆角、干辣椒、火焙鱼等土特产都由她负责销售。

  2019年,潘小萍注册“溪口坊”商标,盘下1000多平方的房子,用于作坊和展销。

  远在美国的“静静”女士就是典型。五年前,听朋友介绍后,一直是“溪口坊”回头客。潘小萍回忆,当年静静女士买了火焙鱼、腊肉等土特产2580元,要她寄到美国去,邮寄费1620元,还是静静女士支付的。

  静静女士在微信中跟潘小萍说,网上腊肉腊鱼等各种特色产品多如牛毛,但她就是喜欢“溪口坊”制作的产品,浓浓的家乡味。

  在深圳做外贸的水府庙村曹先生,这几年一直在“溪口坊”进货。“溪口坊”的土特产现在不仅销往全国各地,还远销韩国、越南、日本、新加坡、美国等多个国家。

  “溪口坊”的红火,不仅给潘小萍带来丰厚的收入,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。

  “溪口坊”为村民销售土特产,每年超过200万元,还骋请了当地村民做工,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

  今年40岁的许桂香,是溪口村村民,她在家照顾两个小孩的生活。潘小萍便骋请许桂香在“溪口坊”做工,每月工资3000多元。现在,心灵手巧的许桂香已成了潘小萍的得力干将,从商品制作、打包、发货,样样精通,深受潘小萍的喜欢。

  类似许桂香一样的长期工,“溪口坊”就聘请了15人,而骋请种大棚蔬菜,生产粽子、月饼,制作辣椒酱、霉豆腐、火焙鱼、腊肉腊鱼等季节性工作的工人,将近百来人。

  “电商创客一定要加强品牌意识,打造优势品牌;要讲好人文故事,注入文化元素,使电商产品有独特的文化品味,这样才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。”展望未来,潘小萍有自己的规划。

返回列表
© 版权所有 Copyright©2022 欧宝平台(中国)官方网站-欧宝平台app下载 京ICP备11001898号-1 网站地图